端午節食譜

當前位置 /首頁/特殊場合/端午節食譜/列表

【芒種之食】蛋黃鹹肉糉

「芒種之食」蛋黃鹹肉糉的做法步驟圖

芒種之後,很快就迎來端午了,又到了家家戶戶洗糉葉包糉子的時候,糉子起源於漢代,相傳與紀念古代詩人屈原投江有關,爲端午節的傳統應景食物之一。
糉子又稱“角黍”、“筒糉”,由糉葉包裹糯米和其他輔料如棗、豆沙、火腿等制而成。食材在蒸汽中緩慢熟透,吃起來軟糯潤滑,而且還帶着糉葉淡淡的青草香氣,口味獨特,一直深受民衆的喜愛。
各地的人又根據自己的口味和應季的食材,爲糉子加入各種不同的元素,民間就有“四時花競巧,九子糉爭新”的說法。其中江南嘉興鹹肉糉名聲最盛,做法也最複雜,吃完讓人齒頰留香、回味甘甜,除此之外還有肇慶的裹蒸棕、潮汕的雙拼糉和客家的鹼水糉等等。

用料  

糉葉 1把
糯米 500克
五花肉 200克
蛋黃 5個

【芒種之食】蛋黃鹹肉糉的做法  

  1. 糯米清水洗淨後,浸泡6至8個小時,五花肉切成塊,加入生抽、料、麻油和十三香調味,放入冰箱約6個小時醃製入味;

    「芒種之食」蛋黃鹹肉糉的做法步驟圖 第2張
  2. 糉葉用清水煮5分鐘然後撈出晾涼,取出一片,中間對摺成中空漏斗形,放入糯米,中間塞進肉塊和蛋黃,再鋪一層糯米,擠壓緊實;

    「芒種之食」蛋黃鹹肉糉的做法步驟圖 第3張
  3. 將糉葉兩端向內折,整個包裹起來,然後用線纏緊,將包好的糉子放入鍋中煮約3個小時即可。

    「芒種之食」蛋黃鹹肉糉的做法步驟圖 第4張
TAG標籤:之食 鹹肉 芒種 蛋黃 #